要说清埃隆·马斯克的身世并不简单。他出生在南非,17岁到加拿大,现在常居美国加利福尼亚。
被认为是电影《钢铁侠》原型的他有许多身份:支付系统paypal创始人之一,私人火箭公司spacex和特斯拉[微博]汽车公司的ceo,以及太阳能公司solarcity的董事长。这些都与他的兴趣密切相关。
日前,马斯克在北京接受了《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
马斯克是谁?
“马斯克是来自未来的人吗?”美国问答社交网站quora上,一位网友如是问。
“不,他来自过去。他本来住火星,后来搬到地球, 现在他又想回火星了。”
“当然是,我认识他啊。我们早在公元2375年就是朋友了。”
这段看似无厘头的问答,却折射出这位43岁美国亿万富翁身上最显著的关键词:未来与梦想。
作为太空探索、新能源和互联网科技的爱好者,马斯克矢志让人类移民火星,让太阳能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能源,让人们毫无疑虑地开上电动汽车。为了实现这些在别人看来“天方夜谭”的梦想,他曾倾尽家财,最悲惨时离破产只有三天,穷到要向朋友借钱付租金。
有人夸他勇于创新,也有人质疑他赌徒心态,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让世界发生了令人瞩目的改变:他打造的全电动汽车具备和跑车一样的性能,将一度无人问津的电动车推向全球市场;他是第一个成功把火箭送上太空轨道又成功回收、并能让飞船往返国际空间站的私人企业主,而此前只有中、美、俄等国家能做到。
在某些方面,这位同时拥有经济学和物理学学位的创业者的确有点特立独行。他更愿意用“工程师”来定义自己;他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酷爱读书,自称几乎“一目千行”;他的公司会议室都以历史上著名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在中国也是如此;在交谈间隙,他讲到失败经历会自我嘲笑,说自己的公司“真的很小”;采访结束后,还会旁若无人地吹起口哨。
他被不少创业者奉为偶像,在中国也有许多拥趸。而对于中国的创业者们,他也有话要说:首先,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时,要用物理学的思维方式,从第一定律出发思考,而不是进行类比思考、模仿别人。其次,需要让朋友坦诚地给予负面批评,因为对大部分成功企业来说,最初想法都是错的,需要不断修正。
如何看待创业风险?对此,马斯克并不太担心。在创办spacex和特斯拉时,他认为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失败,成功的可能性只有10%。“我做这些并非为了赚钱,我只是想做一些能改变世界的事情。”他说,“有很多钱不一定就更快乐,而且常常是相反的状况。对我来说,不去尝试是更大的风险。”
“伟大的冒险令人兴奋”
“大约10年后,我们就可能实现让人类第一次登上火星,这是我的猜想。”马斯克一脸认真地说。
在马斯克看来,地球生命和人类文明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存在,历史上不少主宰过地球的生物都遭遇灭绝事件,文明的延续过程也充满起伏,为了尽可能延续人类文明,必须向多星球文明发展。为达成移民火星的目标,太空交通工具的成本必须大大降低。但目前,全世界绝大多数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航天工具,不可重复使用。而如果火箭能实现精确软着陆,将大大促进火箭的回收利用。据马斯克的估算,火箭可回收能让太空交通的成本减少100倍,从而降低移民火星的难度。
spacex公司近几年一直试图实现运载火箭的精确软着陆,但尚未成功。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次发射活动中,公司研制的“猎鹰9号”火箭发射成功后,火箭第一级精确降落到了海面浮动平台上,但却是“硬着陆”并遭损毁。
马斯克告诉记者,他的公司现在距离实现火箭的精确软着陆已经很近,几次短暂的发射着陆试验都取得了成功,他对在今年晚些时候达成目标充满信心。
在马斯克的计划中,spacex公司将在未来2年内实施其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作为首个由私营企业研制的载人飞船,spacex公司的第二代“龙”飞船也将在今年进行多项试验。马斯克说,这些试验的目的是帮助飞船能够在推进器作用下精确着陆,就像直升机降落那样。他认为,这一技术对人类迈向外星至关重要,因为在其他星球上可能没有大气,也没有跑道,在推进器作用下精确着陆会是唯一的着陆方式。
如此执着于探索太空的马斯克相信外星人吗?并非如此。“我没有看到过任何有关外星人的清晰证据。我倾向于科学的态度,有了证据才能让我相信。”他说。
其实,之所以致力于让人类文明向外星拓展,马斯克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动机。“因为这可能会是人类进行的最伟大的冒险,而伟大的冒险是令人兴奋、启发人心的。”马斯克说,“总得有些事儿,能让你早上醒来一想到就备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