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里面的电动设备、节能汽车的使用,效果将会极其显著。我们不能紧盯庞大的私家车的发展速度,不要把这一块做死。应该以公带私,把公共领域做好以后,充电站自然就起来了。

比亚迪董事长 王传福

    本应迫切利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北京,并没有在街上看到很多新能源汽车的身影。而在上海,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秦”的战火大有灭诸侯的态势。

  根据比亚迪提供的数据,自3月10日上市以来,“秦”在上海的销量不断刷新着人们的预期,从3月的103辆,到6月达到480辆,而9月,“秦”的销量已经激增至1700辆。

  “秦”用1—9月总销量接近9500辆的成绩让这一细分市场的话语权完全被自主品牌所垄断。要知道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总数为15905辆。

  然而华丽数据的背后,也出现了质疑之声。在比亚迪总部,一位销售部人士向《英才》记者透露,1700辆月销量中,上海的销量可以占到1200辆左右。

  根据测算,在上海购买一辆“秦”,购置税和牌照费全免,市政府还能补贴3万元,个别区政府还会进一步补贴1.5万—2万元不等,而沪牌成交价就高达7万元,如此算来,买一辆“秦”不仅省去了牌照的成本,还可以得到相当优惠的补贴。

  这不免让人猜测,上海销量撑起的“秦帝国”是否稳固?

  然而此次采访中,比亚迪公司董事局主席王传福专门为此事正本清源。“根据我们的调查,购买比亚迪·秦的用户中,纯电里程占比高达89%。”王传福告诉《英才》记者。

  “其实在上海的新能源补贴名册中,远不止秦这一款车型可以供消费者选择”,王传福对这款车型的自信可见一斑。

   “比亚迪未来的所有车型都将提供混动版本,并且将不再专门为传统燃油汽车开发新车型。”在王传福的汽车版图中,整车技术已经不再是掣肘,近几年来,比亚迪财报中的研发支出费用已经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那么在王传福眼中,产业版图中的哪一座城池是他亟待攻破的呢?

  充电桩似乎是唯一的答案。“以公带私”是王传福认为当前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手段。他向《英才》记者表示,“给私家车建充电桩是血本无归的。”

  他举例:中国拥有120万台出租车 50万台公交大巴,数量占全国总保有量的1.7%,但是它排放了中国所有尾气的80%,还有耗掉中国所有用油量的33%。

  王传福表示:“公共领域里面的电动设备、节能汽车的使用,效果将会极其显著。我们不能紧盯庞大的私家车的发展速度,不要把这一块做死。应该以公带私,把公共领域做好以后,充电站自然就起来了。”

  究其原因,公共交通具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路线,且运营范围就在一个城市中,活动半径小。因此为公共领域建设配套设施是有保障的,投多少台公交车是有预期的,建多少个充电站收入也是有相应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