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瞄准的不仅是车载系统和中控屏幕,整个汽车互联网生态系统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智能汽车则是抢占山头的第一步。
12月9日,乐视公司董事长贾跃亭在其微博中透露了潜行一年的see计划——自主研发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随即引发公众对互联网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厮杀的关注。
此前,谷歌和苹果早已充满野心地在汽车领域布局,国内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等紧随其后推出各自的智能汽车战略,发布其智能车载系统、app应用等,如百度的“carnet”、腾讯的路宝盒子。
不仅如此,他们还拉拢传统汽车产业为盟友,如乐视与北汽集团共同投资了高科技纯电动汽车设计公司atieva,阿里巴巴则与上汽签署了“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
有专家表示,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汽车领域是为了争夺汽车车载系统和屏幕。事实上,互联网企业的野心不止于此,整个汽车互联网生态系统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
抢占山头
乐视表示,来自特斯拉、奔驰、宝马的专家组成的乐视超级汽车研发团队,仅仅只是其智能汽车战略的其中一步。百度的动作也很迅速,除了发布智能互联车载产品“carnet”瞄准存量车市场,还整合了各类百度应用和海量的百度地图数据,同时启动了无人驾驶汽车研发计划。而从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高德地图、发布汽车电商计划、与上汽合作的步骤也可以看出,阿里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上述所有动作表明,互联网企业瞄准的不仅是车载系统和中控屏幕,整个汽车互联网生态系统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智能汽车则是抢占山头的第一步。
而打造智能汽车,互联网企业也有天然优势。“汽车互联网生态系统需要数据、平台、用户和思维,互联网企业具有巨大的优势,其大数据资源、互联网平台、海量用户和互联网极致思维都将有助于加快汽车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赛迪智库互联网研究所副所长陆峰向《中国科学报》记者指出。
陆峰表示,智能汽车规模化发展还需要统一的车载信息服务平台。由于汽车厂商车载系统各立门派,导致车载信息服务平台五花八门,而资深互联网企业的介入有利于让车载系统标准迅速走向统一,有利于智能汽车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