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的42亿元到5月份就要验收了,这些项目在起初申请时(地方政府)都是信心满满,现在究竟完成的怎么样?验收不能像过去的项目一样,写一个报告草草了事。

新能源汽车政策“头重脚轻“ 车主直呼“上当“

    “今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很多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政策都到了要总结、要结算、要反思的时候了。”3月25日,在以“落实与引导”为主题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学术沙龙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理事长陈全世直言:“作为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的42亿元到5月份就要验收了,这些项目在起初申请时(地方政府)都是信心满满,现在究竟完成的怎么样?验收不能像过去的项目一样,写一个报告草草了事。”

  而作为此次沙龙主办方之一的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贾可更是将国家新能源汽车2015年实现50万辆目标定为“虎头蛇尾”。

  凤凰汽车了解到,截止目前,在39个城市(群)88个城市中,共有35个城市(群)49个城市出台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政策,其中仅武汉、广东等18个省市为新能源汽车开通不限购、不限行等一系列“特权”。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执行不给力。这是一个特殊条件下的一般问题,在中国的特殊情况下,一般中国一直是这样:政府的出发点非常好,政策制定的也不错,但最后就没有下文了。”陈全世如是说。

  淘汰机制难落地

  据中汽协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74763辆,较2013年增长3倍多,但距离国家《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争取达到50万辆”的目标相去甚远。

  今年1月,工信部在发布《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67批)》的同时,进一步发布了不符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技术要求的20家车企的64款产品目录。

  据了解,上述20家车企的64款产品主要集中在客车、货车、垃圾运输车等商用车以及专用车领域,轿车仅包括奇瑞和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几款为数不多的产品。

  至于被撤销的原因,公告仅简单表示产品“不符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技术要求”。凤凰汽车从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了解到,“此次被撤销目录的车型是因为在电池技术上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在上述公告中,唐骏的两款纯电动物流车也在撤销目录之列。该公司销售总经理刘国增告诉表示:“目前进入国家目录的新能源汽车都使用的是锂电池,而此次被撤销目录的产品则全部使用的是铅酸电池,在续航里程以及最高时速上不能达到国家的“双80”标准。

  查阅工信部历年来发布的车型公告得知,上述被撤销目录的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hq7000ee纯电动轿车登上工信部产品目录的时间为2010年7月,而奇瑞sqr7000bevs111纯电动轿车系列产品的目录发布时间也在2011年10月左右。

  据知情人透露,此次工信部撤销的只是上述车型的“推荐目录“,这就意味着,此后,国家并不推荐相关单位和个人购买上述产品,而并不意味着这些产品将推出市场,上牌资质等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