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比亚迪公司的大型活动中,曾经有媒体向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提问,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目前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王传福当时极为感概,因为对于长期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比亚迪来说,许多媒体仍然总是习惯地质疑比亚迪公司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与产品品质,而对于国外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却抱有迷信的好感。
王传福的感概其实是反映了中国当前的一种现实。特别是当特斯拉公司在2013年第一季度实现盈利之后,比亚迪与特斯拉之间就经常被人们拿来做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仅是要将比亚迪与特斯拉一分高低,甚至将两个公司比作你死我活的敌人。
难道说,比亚迪与特斯拉之间就只能成为敌人,而不能成为朋友,抑或共同前进的新能源汽车的领导力量吗?
有人认为,特斯拉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高端大气价格高,因此,就说比亚迪不如特斯拉。其实,这种观点混淆了社会观念与市场观念的界限。
从市场定位来看,特斯拉与比亚迪分属两个不同的市场定位,特斯拉从开始就是从高端路线入手,因此才生产出豪华电动车model s;而比亚迪则是从中低端市场定位发力,因此,才生产出面向大众消费者的纯电动车e6。
两家公司的市场定位有着不同的背景因素与考虑。特斯拉的创始人硅谷出身,没有传统汽车产业的限制,因而在市场定位完全突破了传统汽车企业对于电动车的价格昂贵的顾虑,从而没有像通用汽车、日产公司那样生产中低端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而是看准了高端消费人群的消费理念,既注重环保,又需要豪华的心理。恰恰因此,特斯拉才能从市场定位的这种创新中名声鹊起。
比亚迪则因为中国自主品牌的障碍,更需要从中低端市场定位入手。而且许多传统汽车企业在此前后实施的所谓高端突破都以失败而告终,就证明了当时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推出中低端车型的正确。
市场定位的不同,很难说孰高孰低,孰优孰劣。
而且显然的是,虽然两家公司的起点不同,但是从目前两个公司的产品规划来看,已经开始殊途同归。
特斯拉在逐渐开始动作推出自己的中低端产品,比如他们开始考虑推出model 3。有人说这款车的价格在3万美元多点,也有人说会更高,大概会在5万美元左右。这个价格折合人民币大概会在20万到30万之间,或者更高些。显然,这个价格和比亚迪的一些新能源汽车产品价格已经接近。
同时,比亚迪也在开始考虑推出更高端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同时进一步夯实中端市场的产品基础。上海车展上,比亚迪推出了更多的系列新能源汽车产品,诸如秦、唐、宋、元等以朝代命名的产品都已经亮相。
而在2015年年初比亚迪的唐的上市发布会上,比亚迪公布了一款唐的极速版售价为60万元起。
其实,价格的高低与消费者的认知度有关,同时也与产品的配置有关。如果一款车的配置丰富、性能优异、做工精细,那么其价格就必然因为成本的增加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