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兴环保近期与中国科大签署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中国科大-同兴环保储能电池材料及器件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

图/同兴环保

图/同兴环保

近日,同兴环保(003027)从非电行业烟气治理传统业务正式跨界进军钠离子电池产业。

9月17日晚,同兴环保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签署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中国科大-同兴环保储能电池材料及器件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

根据合作协议,联合实验室位于中国科大,中科大参与联合实验室建设的主体为碳中和研究院。联合实验室将开展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储能电池电极材料相关的基础、前瞻性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并进行产学研合作。同兴环保计划五年投入5000万元。

联合实验室针对清洁能源大规模接入,传统电力系统调峰提效的重大需求,面向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研发,研发新型高容量、长寿命、低成本的电极材料,明晰材料储能机理与动力学特性,揭示电池性能衰减机制;开发高电化学稳定性、高安全性电解液,揭示循环过程中电解液/电极界面的演变规律;研发长寿命低成本钠离子电池材料及器件。提出并解决放大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电极材料中试规模制备。

1、高性能钠离子电池项目两年研究目标

(1)正极材料:质量容量>120mah/g,循环寿命>5000次,材料制备能力>100公斤;

(2)负极材料:质量容量>300mah/g,循环寿命>5000次,首次库伦效率>85%,材料制备能力>100公斤;

(3)电池单体:电池能量密度>150wh/kg,循环寿命>5000次,安全满足国家标准。

2、高性能钠离子电池项目五年研究目标

(1)正极材料:质量容量>140mah/g,循环寿命>10000次,材料制备能力>10吨;

(2)负极材料:质量容量>350mah/g,循环寿命>10000次,首次库伦效率>90%,材料制备能力>10吨;

(3)电池单体:电池能量密度>170wh/kg,循环寿命>10000次,安全满足国家标准。

同兴环保董事长郑光明表示,此次与中国科大合作,对公司战略业务的发展意义重大。同兴环保将为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产业化落地提供强有力的资源和服务保障,并向联合实验室投入5000万元研发经费,支持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器件的集成研发、中试及产业化应用,携手中国科大共建高水平的钠离子电池研发平台。同时,同兴环保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引进一流人才,搭建钠离子电池运营业务平台,打通前沿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推动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尽早实现商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