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实际上牌量为2499辆,月均上牌量仅约为208辆。在马斯克的希冀中,中国市场的狂热和追捧,2014年特斯拉在华至少要达到10000辆销量目标。

特斯拉“五重殇”:能否回春关键在思维转变

       正应了那句“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古话,眼前,特斯拉的麻烦已经接踵而至。

  3月的北京芳草地并没有草长莺飞,更没有2014年春天的喧嚣与躁动,特斯拉中国展开裁员行动,裁员规模将达到30%,这意味着特斯拉中国团队将迅速缩水近200人。

  这被看作是1月马斯克在底特律车展遭遇尬尴过后的“余震”。在全世界汽车媒体人面前,在投资者的失望当中,1月13日,马斯克在底特律车展上宣告2014年第四季度特斯拉中国销量惨淡,特斯拉第三季度净亏损高达7470万美元,比2013年同期的3850万美元扩大93%,且公司在2020年前无法实现赢利。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全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实际上牌量为2499辆,月均上牌量仅约为208辆。在马斯克的希冀中,中国市场的狂热和追捧,2014年特斯拉在华至少要达到10000辆销量目标。

  团队之殇:艰难的本土化之路

  很显然,马斯克把问题的症结归于特斯拉的中国团队。事实也证明这不是马斯克第一次拿特斯拉中国开刀了,从所谓的“  宾利时代”的郑顺景,到“苹果时代”的吴碧瑄,再到今天“充电站时代“的朱晓彤,特斯拉中国的领导人如同走马观花。

  某种程度上,这跟马斯克的个性和领导风格有关。举个例子,他刚聘用一位管理层员工,对方正回去办各种手续时,他就打电话告诉对方,你已经被解雇了。正如特斯拉员工所说的:他个性很强,虽然有时像个“暴君一样”,但是认准的事情他一定干。

  马斯克的固执和其一贯在商业领域的成功经验,让马斯克坚信,“美国经验”也一定会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成就范本,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天特斯拉中国的弱势局面。

  通常情况下,实行订单生产、个性化配置,订金收取不应低于10%。因此即便在特斯拉中国内部,美国总部严格要求并保持全球统一的1.5万元订金制度饱受担忧和诟病的。低廉的违约成本导致特斯拉库存高企:中进汽贸数据显示,2014年特斯拉全年海关进口量为4800辆。而截至2014年底,全国上牌量仅为2499辆。在进口量和上牌量之间高达2300辆的数字落差中,库存或占据着绝对比重。

  特斯拉中国也曾尝试通过天猫等第三方销售渠道消化库存,却被特斯拉总部以不得改变其直销模式的禁令而终止。高居不下的库存量终于触动了特斯拉美国总部的神经,而后中国区订车金额被调整至5万元。

  ——马斯克的强势,注定特斯拉中国将缺少诸如孙晓东、夏治冰这样强势本土化人才的支撑,这相当于关上了特斯拉本土化的第一扇门。

  路线之殇:直销水土不服

  在 大众传媒的语境中,马斯克就像堂吉诃德,而特斯拉则是他手中的不染锈迹长矛,独自一人,在地球上划开了电动汽车的未来,这位商业英雄的道路总是孤独和充满艰辛,就好像当年的红军长征。

  今天的特斯拉,实际也站在类似“农村包围    城市”的本土路线,还是“城市夺取胜利”的国际路线上,只不过这条路线,被置换为“固执的去直销”还是“迎合主流去分销”。